江西这个县的米粉风靡600余年,曾被皇帝誉为“贡粉”,工艺特殊


  江西人对米粉的感情,是刻在骨子里的偏爱。南昌拌粉、九江炒粉、景德镇冷粉、萍乡搓菜炒粉、新余腌粉、鹰潭牛肉粉、赣州安远三鲜粉、宜春扎粉、上饶鳜鱼煮粉、吉安峡江贡粉、抚州牛杂泡粉.......
  光念起这些代表性的名字,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江西米粉江湖里深厚的“米粉”底蕴。
  无论哪一道,都带着浓浓的乡愁味道,都有着其背后讲究的工艺与流传的故事。其中,峡江贡粉也是如此,有人说,它更像是江西米粉江湖里最低调又奢华的代表。
  它风靡了600余年,曾被明朝的皇帝誉为“贡粉”;它早早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吃过它的人都会觉得特殊;它从偏远山村一路走出,味道香飘千里,成了很多人心中无可替代的心头爱。
  它是峡江米粉,更是今天楚秋想给大家隆重介绍的皇家“贡粉”。
  六百余年,忠贞米粉
  江西峡江,是文章节义之邦、状元之乡古庐陵今江西吉安市的下辖县之一。“峡江”之名,自古与水有关,因其所处地玉峡两岸群峰夹赣水,江面狭窄而得名。
  赣江之水孕育了峡江的人杰地灵,也为这里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越的稻作条件。
  稻花飘香,集结着乡土人情,淳朴的土地总会留有特殊的味道记忆。
  峡江鮰鱼、青池蒿菜、峡江丝糖、峡江贡粉等等都是。
  当一缕缕袅袅升起的烟火气开始唤醒这座城市的时候,峡江人民的一天便从一碗峡江米粉开启。
  这凝结了当地人深厚情感的米粉,看似简单,背后却藏着一段不简单的历史。在我看来,它像极了背负着传统技艺一路从偏远山村的筚路蓝缕,承载着味道飘香数百年后时光秘籍。
  素有“洁白细嫩,清香不腻,柔滑爽口,久煮不糊,久炒不碎”特点的峡江米粉,从明朝洪武年间就开始制作,于明朝嘉靖年间,还曾被嘉靖皇帝钦点为“贡粉”,并冠以“忠贞米粉”的称号,从此,看似普通的米粉也有了皇家的title。
  于是,峡江米粉又有了另外一个名字——“峡江贡粉”。
  赞誉的背后是味道的名不虚传,此次之后,更是声誉满载。
  据清同治十年《峡江县志》载:“峡人善造米粉,细白胜于他处......”。1979年版的《辞海》“峡江”条更是有“农村以稻、油菜为主,特产米粉”的叙述。
  除此之外,味道随着时间线的迁移。1986年,峡江米粉在世界博览会上喜获银奖等等,2008年,它便早早地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  这样的奖项还有很多,从六百多年前至今,一直被世人铭记。
  赞誉也好,飘香也罢,一切都还得从头说起。那是六百多年前的故事,也是峡江米粉制作历史悠久的另外一个见证。
  据《峡江严氏族谱》记载:浙江省桐庐县严氏第二十二世严陶为峡江米粉的创始人。明洪武元年(1368),陶公的曾孙严日勤移居峡江县水边镇龙下村,以制米粉为业。
  由此便开启了一段世代相传的匠心故事,龙下村也成为峡江传统米粉的主要生产基地。
  现如今,走进龙下村,曾经偏僻的小山村,依旧四周环山,风景秀丽,江南水乡的秀美,还能寻得峡江米粉传统制作工艺的身影。
  这是一种味道在数百年后的传续,也是一种悠久的手艺在新时代下焕新的活力。
  一门手艺,一种味道
  一门手艺,是一种活法;一种味道,更是无可替代的心头爱。峡江米粉的制作工艺和味道正是如此。
  经过各种宣传,想必一说到峡江米粉的的特点,大家都能说出个一五一十出来,比如什么“洁白细嫩、清香不腻”“柔滑爽口、久煮不糊、久炒不碎”等等。
  但别具一格的味道背后,更少不了优质的原料与极为讲究的工艺的支撑。
  峡江米粉是以当地优质晚稻米为原料,配上当地清洁的深井水源,经浸泡、磨粉、滤干、煮团、榨丝、漂洗、摊晒、扎把等十余道纯手工传统工序制作而成的。
  过程中,还需要将洗净的稻米置于陶缸中,并将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,再经过10天10夜浸泡后,和水磨成米浆,再用纱布虑去水分,然后装在竹筛里待第二天清晨。
  之后制成米团,放到锅里煮至下沉2厘米后捞起,放入石臼中,用特制的木棍进行舂捣,使其成为韧性极强的米馃,放入木榨机榨成粉丝,再经清水浸泡7—10分钟,摊放在竹排上晒到一定程度(开浆2—3次)后晾干,最后才用稻杆把打包即为成品。
  十余道工序样样不能少,样样都颇为讲究。
  或许正是这样的讲究才撑起了峡江米粉“贡粉”的地位,更赋予了其更具赣鄱底蕴的地道风味。
  被不断认可后的味道带着“飘香”的属性,从峡江偏远山村到赣江两岸,甚至飘向更远。据民国38年2月《江西省各县重要物产调查》载:峡江县年产米粉干100吨。全年运销南昌、吉安、赣州等地65吨。
  与此同时,600余年来,峡江米粉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一直在龙下村严氏一族世代传承,至今仍有不少龙下严氏第三十四世族人承袭祖业,坚持用传统方法生产米粉。
  而北坑村、下痕村、武溪村及罗田乡袁家村、张家村等地也陆续成为峡江米粉重要的生产地。
  如果手艺有记忆,那么味道就是那股记忆最好的传播者,即使数百年已过,那种独特的手艺与味道依旧会令人肃然起敬。
  这就是峡江米粉,一道令人念念不忘,又被称为“龙下米粉”或“峡江贡粉”的峡江味道。
  它的背后有着悠久的历史故事,它的身后历经了一代又一代辛勤淳朴的制粉工艺人、传承人,它飘香数百年,又不断飘向远方。
  它洁白细嫩、柔滑爽口、久煮不糊、久炒不碎、余香绵绵,它还有着丰富多样的吃法,如它可炒、可煮、可蒸、可油炸、可凉拌等等。
  不同的做法,风味都别致。爆炒后的峡江米粉软柔润滑、香咸适口;煮成汤的粉,食之汤鲜味美;蒸后的米粉,香嫩可口回味无穷。
  总之,美味之于烹制,一直有着熟悉的默契,无论如何搭配,都能让人瞬间拥有一个不一样又忘不了的味蕾享受。
  这是诸多美食之于饕餮客或舌尖的馈赠,也是峡江米粉所具备的风物属性。
  当然,非常欢迎诸位来江西吃粉!再回到文章开头,南昌拌粉、九江炒粉、景德镇冷粉、新余腌粉、峡江贡粉......无论你走到江西哪里,都能吃到将本地的特色风味与米粉完美融合的地道的粉。
  而好客的江西人也更想将对米粉的感情,和刻在骨子里的偏爱都一一馈赠于你。
  我是『楚秋』,我为您讲述江西,感谢您的阅读!

相关新闻


中国米粉分三大派系,你吃过哪些?

这三大派系分别是:广西米粉、湖南米粉和江西米粉。


舌尖上的丰收|江西:丰收时节 一碗米粉慰藉乡愁

央视网消息: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。丰收时节,美食寄乡愁。在长江流域各地,很多人的早餐就是从一碗冒着烟火气的米粉开始。接下来我们走进江西的大街小巷,看一碗粉如何搅动味蕾,让丰收像“嗦粉”一样带劲。


江西这个县的米粉风靡600余年,曾被皇帝誉为“贡粉”,工艺特殊

江西人对米粉的感情,是刻在骨子里的偏爱。南昌拌粉、九江炒粉、景德镇冷粉、萍乡搓菜炒粉、新余腌粉、鹰潭牛肉粉、赣州安远三鲜粉、宜春扎粉、上饶鳜鱼煮粉、吉安峡江贡粉、抚州牛杂泡粉.......


一“嗦”就上瘾的江西米粉,入口爽滑,Q弹有韧劲,大人小孩都爱吃!

在米粉的江湖里,江西可谓是十分低调的存在了。江西各地的米粉,种类丰富繁多,都有着自己的独特味道,拥有“米粉之乡”之称。


江西米粉“嗦”出百亿元产业

11月23日,在2022“寻味江西百县百味”赣菜美食消费季启动仪式上,“饿了么”南昌米粉放心点榜单正式上线。这是全国首次以米粉为主题的综合评价榜单,通过平台引流助推江西米粉品牌建设。


数字赋能 江西米粉产业发展跑出“加速度”

中新网南昌12月1日电(记者吴鹏泉)开新店、搞培训、做直播……这段时间来,在江西省会南昌经营多家粉店的田静颇为忙碌。

舌尖上江西米粉

QUALITY DETERMINES VALUE AND SERVICE COMES FROM HEART

18162100968

0791-85988765

南昌市小蓝经济开发区金沙三路

扫码咨询

Copyright 2023 cba竞猜官网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  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南昌  seo  营业执照